2016年12 月,我国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将贝达喹啉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结核(MDR-TB)的治疗。
贝达喹啉耐药时间与患者自身体制有关,具体耐药时间我们无从得知,如患者服用贝达喹啉耐药,需要停药进行基因检测,通过换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2016年12 月,我国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将贝达喹啉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结核(MDR-TB)的治疗。
据了解在贝达喹啉还未被临床广泛使用前,已有贝达喹啉耐药性发生的报道。贝达喹啉耐药机制与结核分枝杆菌atpE、Rv0678和pepQ基因的变异有关。
首先是基于药物作用靶标的耐药突变。atpE基因编码BDQ的作用靶标–ATP合成酶C亚基。atpE基因发生突变时,BDQ与C亚基的结合力减弱,从而表现出耐药性。
其次,是基于药物外排泵系统导致的贝达喹啉耐药。Rv0678蛋白是外排泵MmpS5/MmpL5的转录抑制因子,由Rv0678基因编码。Rv0678基因突变将导致外排泵系统MmpS5/MmpL5表达上调,使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耐药性产生。
此外,由pepQ基因突变介导的耐药可能与药物外排增多有关。但该类型的药物外排不是由外排泵MmpS5/MmpL5表达上调所致,可能是由于pepQ基因突变可阻止MmpL5蛋白的降解而增强药物外排作用,导致耐药。
贝达喹啉耐药时间与患者自身体制有关,具体耐药时间我们无从得知,如患者服用贝达喹啉耐药,需要停药进行基因检测,通过换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