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纳替尼治疗罕见白血病:普纳替尼于2012年12月14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对酪氨酸激酶抑制药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
临床试验期间最常报道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皮疹,腹痛,疲乏,头痛,干皮肤,便秘,发热,关节痛和恶心。
普纳替尼(Iclusig, Ponatinib)是一种多靶点的激酶抑制剂,由Ariad Pharmaceuticals公司生产。作为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普纳替尼于2012年12月14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对酪氨酸激酶抑制药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013年7月1日欧盟批准批准其用于相同的适应症。同时,在美国和欧盟被确立为治疗CML和Ph+ALL的罕见用药。
普纳替尼可以阻断促进癌细胞发展某些蛋白。药物普纳替尼每天服用1次治疗有CML和Ph+ ALL的慢性,加速,和母细胞相患者其白血病是对一类被称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或不能耐受。普纳替尼靶向CML细胞有一种特殊突变,被称为T315I,它使这些细胞对当前批准的TKIs耐药。
在449例有各种CML和Ph+ ALL相患者一项单组临床试验评价普纳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有参加者用普纳替尼治疗。通过在大多数CML患者发现的表达Philadelphia染色体遗传突变细胞百分率减低,重大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证实药物的有效性。所有患者的54%和70%患者有T315I 突变实现MCyR。在分析时尚未达到MCyR的中位时间。
在CML和Ph+ ALL加速和母细胞相,通过经历白细胞计数正常化或无白血病证据(重大血液学反应或MaHR)患者数确定普纳替尼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有CML加速相患者52% 经历MaHR中位时间9.5个月;有母细胞相CML患者31%实现MaHR中位时间4.7个月; 和有Ph+ ALL患者41%实现MaHR中位时间3.2个月。
临床试验期间最常报道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皮疹,腹痛,疲乏,头痛,干皮肤,便秘,发热,关节痛和恶心。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