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的详细说明书

  • 疾病名称:肝癌
  • 药品名称:乐伐替尼(仑伐替尼)
  • 文章类型:说明书
  • 仑伐替尼的详细说明书

    仑伐替尼的详细说明书

    通用名称:乐伐替尼

    商品名称:仑伐替尼

    全部名称:乐伐替尼,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Lenvima,Lenvanix,Lenvanib

    适应症:

    肝细胞癌: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

    分化型甲状腺癌:单药用于局部复发/转移、进展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肾细胞癌:与依维莫司联用,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用法用量:

    甲状腺癌(DTC)推荐剂量:24毫克,口服,每日一次。

    肾细胞癌(RCC)推荐剂量:18毫克乐伐替尼+5毫克依维莫司,口服,每日一次。

    肝癌(HCC)推荐剂量:体重≥60kg,12mg/天;体重<60kg,8mg/天,口服,每日一次。

    乐伐替尼联合PD-1对晚期肝癌、肝内胆管癌、晚期肾癌、晚期子宫内膜癌也有非常好的小规模临床数据,此前报道乐伐替尼联合PD-1用于晚期肝癌,仅仅6周,肿瘤居然消失的真实案例。

    不良反应

    乐伐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或等于30%)是高血压,疲劳,腹泻,关节痛肌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恶心,口腔炎,头痛,呕吐,蛋白尿,手足综合症发音困难等。

    临床数据:

    乐伐替尼甲状腺癌数据:

    乐伐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8.3个月VS安慰剂组3.6个月;

    乐伐替尼组客观缓解率64.8%VS安慰剂组1.5%。

    乐伐替尼肾癌数据:

    乐伐替尼+依维莫司联合用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4.6个月VS依维莫司单药组5.5个月;

    乐伐替尼+依维莫司联合用药组总生存期OS为25.5个月VS依维莫司单药组15.4个月;

    乐伐替尼+依维莫司联合用药组客观应答率为37%VS依维莫司单药组6%。

    乐伐替尼肝癌数据:

    芝加哥当地时间 2017 年 6 月 4 日在美国肿瘤学会(ASCO)年会,首次公布了乐伐替尼一线治疗 uHCC 随机、开放、非劣效 III 期临床试验(REFLECT)的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 954 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 uHCC 患者(≥ 1 个可测量靶病灶,巴塞罗那分期 B 或 C,Child-Pugh A,ECOG PS ≤ 1),随机分入乐伐替尼组(478 例,体重 ≥ 60 kg:12 mg qd;体重<60 kg:8 mg qd)或索拉非尼组(476 例,400 mg bid)。

    在 OS 方面,乐伐替尼非劣效于索拉非尼,中位 OS 分别为 13.6 个月和 12.3 个月,而亚组分析表明在亚太人群中一线乐伐替尼治疗 OS 获益优于索拉非尼治疗。作为 uHCC 的一线治疗方案,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的 PFS、TTP 和 ORR 在统计学和临床上均有显著差异,乐伐替尼组中位 PFS 是索拉非尼组的两倍(7.4 个月 vs. 3.7 个月,p< 0.00001),ORR 接近索拉非尼的三倍(24.1% vs. 9.2%,p< 0.00001),中位 TTP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是索拉非尼的两倍多(8.9 个月 vs. 3.7 个月,p< 0.00001)。

    安全性方面,二组发生治疗相关副反应(TEAEs)的患者数目相似,多数乐伐替尼 TEAEs 是高血压(42%)、腹泻(39%)、食欲减退(34%)、体重下降(31%)和疲劳(30%),同以往报道的乐伐替尼副反应事件相似。 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5.7 和 3.7 个月,二组分别有 13% 和 9% 患者因治疗副反应而停止治疗,分别有 33% 和 39% 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

    乐伐替尼肝癌中国亚组数据:

    REFELECT 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的非劣效 III 期临床试验,共纳入 954 名既往未治疗的不可切除的 HCC 患者,其中包含近 300 例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特区)患者,旨在评价一线应用仑伐替尼(中国将lenvatinib翻译为仑伐替尼,同上文的乐伐替尼)与当前标准治疗索拉非尼的疗效与安全性。

    中国患者亚组分析显示,相比索拉非尼组 10.2 个月的中位 OS,仑伐替尼组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 OS 至 15.0 个月,同时使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27%(HR 0.73)。

    次要终点方面,相比索拉非尼组,仑伐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9.2 vs 3.6 个月,HR 0.55)与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1.0 vs 3.7 个月,HR 0.53)均得到显著延长,较全球数据更具优势;客观缓解率(ORR)也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21.5% vs 8.3%,OR 3.17)。

    安全性方面,仑伐替尼组与索拉非尼组均与此前的报道结果一致,应用仑伐替尼安全可控,患者耐受性与依从性均较好。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老挝第一药房

    国内首个BRAF靶向疗法: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获批上市!

    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达拉非尼(Dabrafenib)和曲美替尼(Trametinib)联合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标志着国内首个BRAF靶向疗法的正式上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布加替尼药品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如何?

    布加替尼(Brigatinib)是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关于布加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数据较为有限,主要研究和临床应用集中在NSCLC领域。然而,一些研究和病例报道显示了其在特定基因背景下的潜在疗效。

    奥希替尼(Osimertinib)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奥希替尼(Osimertinib)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最近,奥希替尼也被研究用于新辅助治疗,即在手术前使用,以期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复发风险。

    奥贝胆酸能吃20毫克吗

    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Ocaliva)是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药物。其推荐剂量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的耐受性来决定。在使用奥贝胆酸治疗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